我国是全球二氧化钛(TiO₂)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超过2亿吨,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山东等地区。其中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伴生钛资源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仅四川省攀枝花-西昌地区的钛铁矿(TiO₂含量约10-12%)保有储量就达1.5亿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资源多以低品位原生矿形式存在,需要经过复杂的选矿提纯工艺才能获得可用钛精矿。
从资源类型来看,我国钛资源以岩矿型为主(约占98%),主要赋存于钒钛磁铁矿中,这与澳大利亚、南非等国的海滨砂矿型钛资源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总储量可观,但实际可经济开采的优质钛矿相对有限,特别是金红石型钛矿(TiO₂含量90-95%)仅占总储量的2%左右。这种情况导致我国每年仍需进口约30%的高品位钛原料,特别是在高端涂料、化妆品级钛白粉生产领域。
近年来在新疆、内蒙古等地陆续发现了新的钛资源成矿带,通过采用新型选矿技术(如高压辊磨-强磁选联合工艺),使得部分低品位矿石的回收率从40%提升至65%以上。随着钛材在航空航天(如C919大飞机用钛量占比9.3%)、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扩展,国内对钛资源的勘探开发力度持续加大,2022年全国钛精矿产量已达380万吨,同比增长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