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肖门尾图库二氯化铅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其矿场分布与铅锌矿床密切相关。全球主要产区集中在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地区,这里以超大型铅锌银矿著称,矿石中常伴生二氯化铅(PbCl₂含量约0.3-1.2%)。北美科迪勒拉成矿带延伸区域的美国密苏里州铅矿带,采用深井开采方式提取含二氯化铅的硫盐矿物。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云南会泽铅锌矿通过浮选工艺可获得二氯化铅精矿(回收率82%±5),其特殊之处在于矿石中可见明显的铅氯矾矿物集合体。
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秘鲁塞罗德帕斯科矿区采用露天-地下联合开采,矿石经焙烧处理后二氯化铅作为副产品产出(年产量约1500吨)。波兰上西里西亚铅锌盆地则存在独特的碳酸盐岩容矿型二氯化铅矿床,其矿物晶体尺寸可达3-5毫米。需要特别关注的是,这些矿场普遍采用湿法冶金工艺从铅精矿中分离二氯化铅,特别是当原矿含氯量超过500ppm时,会显著提升二氯化铅的结晶效率。
西伯利亚的戈列夫斯克矿床展现了二氯化铅在低温热液矿床中的特殊赋存状态,其矿体厚度可达8米,采用选择性溶浸技术提取。非洲纳米比亚的楚梅布矿区则以复杂的铅锌铜银矿组合著称,二氯化铅常与角铅矿共生,通过重介质分选可获得纯度92%以上的产品。这些矿场的地质特征表明,二氯化铅富集往往与构造破碎带和古热液活动密切相关,特别是当围岩为碳酸盐岩时更易形成工业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