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肖门尾图库亚钼酸钠作为重要的钼化合物原料,其矿产分布与钼矿床密切相关。全球范围内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和智利三大产区,特别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克莱马克斯钼矿(Climax)和亨德森钼矿(Henderson),这两处矿床以原生辉钼矿为主,钼品位达到0.2%-0.4%,通过焙烧工艺可转化为亚钼酸钠。中国作为钼资源储量大国,河南栾川钼矿、陕西金堆城钼矿的硫精矿经氧化焙烧后同样能产出高纯度亚钼酸钠产品(Na₂MoO₄·2H₂O)。
南美地区则以智利的丘基卡马塔铜钼伴生矿最具代表性,虽然钼作为副产物,但因其巨大开采量仍成为亚钼酸钠的重要原料来源。值得注意的是,秘鲁的塞罗维德铜钼矿(Cerro Verde)近年通过改进浸出工艺,使副产品钼的回收率提升至85%以上。俄罗斯的索尔斯克钼矿和哈萨克斯坦的东科翁拉德矿床则以难选氧化钼矿为主,需采用钠盐焙烧法(600-700℃)转化制备亚钼酸钠。
在矿产加工环节,亚钼酸钠的生产往往与钼酸铵形成联产体系。例如克莱马克斯矿采用的碱性加压浸出技术(温度120-150℃,压力0.3-0.5MPa),能同时获得钼酸钠溶液和钼酸铵晶体。中国金堆城矿区新建的湿法冶金生产线更实现了钼总回收率92%的技术突破,这使得亚钼酸钠的原料供应更加稳定。随着电动汽车对钼基催化剂需求增长,加拿大汤普森溪钼矿和墨西哥布埃纳维斯塔铜钼矿也在扩建亚钼酸钠前驱体的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