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铜丝的熔炼工艺关键在于控制氧含量和杂质水平,通常采用中频感应炉(频率1000-2500Hz)进行熔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原材料选择,应选用电解铜板(Cu-CATH-1标准)作为基材,配合磷铜中间合金(P含量0.015%-0.04%)作为脱氧剂。熔炼温度控制在1150-1200℃范围,这个区间既能保证铜液流动性又避免过度氧化。
实际操作中须重点关注保护气体的使用,特别是氮气与氩气的混合气体(比例7:3)能有效隔绝空气。熔炼过程需保持5-10Pa微正压环境,配合石墨转子精炼装置(转速300-500rpm)进行深度除气。当铜液达到预定温度后,应静置10-15分钟使夹杂物充分上浮,此时氧含量可降至5ppm以下。
浇铸环节建议采用水平连铸机(冷却水压力0.2-0.3MPa),铜液通过氧化铝陶瓷过滤板(孔径0.5mm)进入结晶器。铸坯表面温度控制在750-800℃之间,牵引速度维持在1.2-1.8m/min可确保组织致密性。后续还需经过多道次冷轧(总变形量85%-90%)和间断式退火(450-500℃),最终才能获得直径0.05-3mm的低氧铜丝(氧含量≤10ppm)。
波肖门尾图库质量检测环节要特别注意导电率测试(≥101%IACS)和断口金相分析。实践证明,在铜液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如0.01%-0.03%Ce)能显著改善晶界强度,这种工艺生产的低氧铜丝抗拉强度可达220-260MPa,同时保持优良的延伸率(≥35%),特别适合要求高可靠性的电磁线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