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低硅铁(硅含量低于2%)生产呈现明显的地域集中特征,其中乌克兰与俄罗斯凭借丰富的高品位铁矿资源占据重要地位。乌克兰克里沃罗格盆地出产的铁矿石平均含硅量仅1.2-1.8%(SiO₂),经第聂伯河沿岸大型钢铁企业加工后,其低硅铁产品广泛出口至欧盟和亚洲市场。
南美地区的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同样值得关注,当地Itabira铁矿带的赤铁矿原生硅含量控制在1.5%以下,淡水河谷公司通过湿式磁选工艺(磁场强度0.8-1.2T)进一步降低杂质,年产低硅铁约1500万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BHP与力拓集团虽然以高硅铁矿闻名,但其新建的Jimblebar矿区通过选择性开采与反浮选技术(药剂用量200-300g/t)也能稳定生产硅含量1.8%左右的特殊品类。
波肖门尾图库在亚洲区域,印度奥里萨邦的Daitari矿区通过多级跳汰分选(水流速度2.5m/s)实现硅含量1.6-2%的铁精粉生产,年供应量约800万吨。而中国本溪铁矿虽以低磷著称,但其特选区通过高压辊磨(辊压350MPa)与塔磨工艺可将硅含量压缩至1.9%,这类资源主要供给国内特种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