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钼酸铵作为重要的钼化工产品原料,其储量和分布与我国钼矿资源密切相关。据最新地质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已探明的钼矿储量约830万吨(金属量),占全球总储量的38%左右,主要分布在河南栾川、陕西金堆城、吉林大黑山三大矿区。其中适合生产二钼酸铵的辉钼矿占比超过65%,这些矿区的平均品位在0.08%-0.12%之间,通过湿法冶金工艺可高效转化为二钼酸铵产品。
从区域分布来看,河南省作为钼矿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仅栾川地区就拥有超过200万吨的钼金属储量,其矿石中钼的赋存状态特别适合生产纯度≥99.9%的二钼酸铵。陕西金堆城钼业基地的保有储量约150万吨,采用先进焙烧-浸出工艺后,每年可转化生产约3万吨二钼酸铵。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西藏和新疆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其氧化钼含量普遍达60%以上,更易于加工成二钼酸铵,这为我国二钼酸铵原料供给提供了新的增量空间。
波肖门尾图库在实际生产转化方面,每吨二钼酸铵(工业级)约需消耗1.2-1.5吨钼精矿(含Mo≥45%)。按照当前我国年开采15万吨钼金属量计算,其中约40%用于生产二钼酸铵系列产品,再考虑选矿回收率85%和冶炼收得率92%等参数,理论上我国每年可稳定供应二钼酸铵原料约18-20万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随着萃取分离技术的进步,低品位钼矿(含Mo0.05%-0.08%)的利用率正在提升,这将进一步扩大二钼酸铵的潜在原料储备。
波肖门尾图库从资源保障角度看,我国现有钼矿资源按当前开采强度可使用50年以上,其中适合生产二钼酸铵的中高品位矿石占比约70%。考虑到二钼酸铵在催化剂、阻燃剂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拓展,相关企业正在加快对伴生钼矿(如铜钼矿)的综合利用。例如江西德兴铜矿每年可从铜尾矿中回收逾5000吨钼金属,这些再生资源正逐步成为二钼酸铵生产的重要补充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