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二水钼酸钠的主要生产区域集中在几个重要的资源富集区,其中陕西金堆城与河南栾川的产量尤为突出。这两个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钼矿资源(钼品位0.08%-0.15%),还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采矿到深加工一体化运作。特别是金堆城钼业,作为亚洲最大钼矿所在地,其生产的二水钼酸钠(Na₂MoO₄·2H₂O)纯度可达99.5%以上,广泛用于催化剂和防腐剂领域。
除上述核心产区外,辽宁葫芦岛、江西德兴等地也有规模化生产。葫芦岛依托当地钼冶炼企业,采用焙烧-浸出工艺(浸出率≥98%),产品主要供应东北工业区;而德兴则凭借铜钼伴生矿优势,通过离子交换法提纯,生产的二水钼酸钠杂质含量控制在0.01%以下,特别适合电子级应用。近年来,湖南郴州新兴产区通过改进结晶工艺(控温45-50℃),在医药级产品市场逐渐崭露头角。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这些产区的生产规模与技术路线存在明显差异。例如栾川多采用湿法冶金(酸耗1.2-1.5吨/吨产品),而金堆城则偏向火法-湿法联合工艺,这种技术多样性使得国内二水钼酸钠能够满足从农业微量元素添加剂到高端石油催化剂的不同需求层次。随着环保要求趋严,各产地正逐步升级废水处理系统(COD排放<50mg/L),推动行业向绿色生产转型。